印度有些大学校长和外办主任是如此评价中国独生子女的:中国学生比较娇气,自理能力差,中国学生不像韩国、日本、不丹、斯里兰卡等国的留学生那样独立,我们的事情自己办,不找学校麻烦,中国学生任何事情都爱找学校,弄得学校非常头疼。由于独立能力差,被外国学校拒绝,的确有伤面子。事实上,独生子女在国内的情况早已这样,国内的老帅也常常为此头痛。
独立能力差,可能还能在教育办法、教育方法上想方法弥补,加大独立能力培养。但独生子女的自杀率增高,就是个大麻烦了,生命一旦消失,就再也弥补不回来了。富士康今年连续发生11次跳楼自杀事件,年龄18至24岁不等,正是80将来独生子女走向社会生活时期,其中不乏独生子。大家把矛头直指企业,却不知环境在富士康,根子却在独生子女本身的问题上。
入学被拒绝,参加了工作想自杀,表明了目前的独生子女如此一个近况:心里承受能力差,存活能力差。25日凌晨跳楼自杀的19岁李某,遗书显示,他感到现实与对前途的期望差距较大,再加上家庭原因等缘由导致心理重压大,对生活失去信心,因而走上不归路。前面的几例,同样也是由于工作大力大,生活遇见挫折,对前途失去信心,典型的是心里素质差,承受不住环境的重压。
这说明大家在独生子女的教育上出了问题。八零后九零后,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,无论家境怎么样,他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,掌上明珠。从家庭到学校,在过分娇纵中长大,在学校的应试教育中走偏,没历程过上一代的苦难考验,没掌握坚韧,没掌握抗争,因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,面对日常的困境没办法适应,成为另类弱势群体。
过分娇纵的结果,不看重素质教育的结果,就是性格脆弱、意志力不强、认识狭隘、经不起生活的磨难等。胡女性的独生男孩要到印度学习软件,而印度的公立大学不包住宿。“孩子要自己租房屋,在那边吃不到中国菜,又没人给他洗衣服,想起来就心碎。”胡女性说,她直接向留学生中介结机构提出,能否给我们的儿子配个保姆。还要把过分娇纵进行到底,这不是爱,这是害,是把孩子提前往墓地里送。
独生子女发出的高危信号,决不可以掉以轻心,对已经走进社会的青独生子女要愈加关爱,对正在受教育的独生子女要补上不健全的一课。要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,要进行苦难教育,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转型社会有一个梳理、磨合、正常化的过程,要教会他们怎么样应付日常千难万苦。总之,要教会独生子女独立存活的本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