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初为人母的妈妈来讲,非常难准确地学会她们的婴儿所消耗的母乳量,由于单单从婴儿所喝的母乳量是没办法直观地判断出来。然而,过少量的母乳会延迟婴儿的发育,过量的母乳喂养也会对婴儿的发育导致伤害。那样,母乳喂养的妈妈应该怎么样学会她给婴儿喂的母乳量呢?
1、按需喂养
婴儿的胃容量伴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。假如妈妈想学会婴儿的母乳量,她需要第一知道婴儿胃容量的变化。出生1-2天的婴儿的胃容积约为7-13毫升,等于一颗榛子的大小。妈妈分泌的初乳正常量在分娩后2-3天约为25-56毫升,因此小白妈妈分泌的初乳足以供小白婴儿食用。当婴儿出生3到6天时,胃的容积达到30到60毫升,等于一个核桃的大小。对于1周至6个月大的婴儿来讲,胃的容积将是90至240毫升,并且婴儿的胃容积已经是葡萄柚大小。此时,一天的正常母乳量可能达到400 ~ 800毫升。这个时候,妈妈的乳汁或许会增多。为了防止过量喂养,母亲们最好用吸奶器来减轻胸部疼痛。
2、不要一哭就喂孩子
很多初为人母的人感觉哭意味着婴儿饿了,想吃母乳,所以母亲们就开始喂奶,这是一个错误的判断。致使婴儿哭泣的原因有不少,譬如排尿、腹泻和不适,并非每次哭都代表饿了。假如婴儿从最后一次喂食开始哭了很久,妈妈可以把手指放在孩子的脸颊上,看看婴儿会不会吮吸。假如孩子表现出吮吸的征兆,那样就表明饿了,需要进食,妈妈此时应该给婴儿喂母乳。
3、了解婴儿吃饱的信号
1、吮吸状况。婴儿吮吸胸部时,动作深沉缓慢,伴有响亮的吞咽声,表明婴儿的吮吸姿势正确,可以顺利吮吸乳汁。假如婴儿吮吸,他的动作是间歇性的,他的表情是易怒的,他甚至想哭,这意味着婴儿吃东西不顺畅。当这样的情况发生时,妈妈需要第一调整婴儿的喂养姿势。假如婴儿吮吸能力弱,她可以用吸奶器帮助婴儿顺利地喝奶。
2、情绪状况。当婴儿慢慢哺乳并主动放开胸部时,情绪表情上看着很认可,并不计划继续哺乳,同时也非常困,这表明孩子已经吃饱了,母亲无需再喂奶了。为了预防母乳溢出和孩子吐奶,婴儿睡觉前父母可以适合让他打几个嗝。